查看原文
其他

千万不要让这件事毁了暑假的甜蜜时光

2016-07-21 闵璇 人民教育




文/闵璇


暑假来了,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时间玩耍、娱乐、学习,家长和孩子也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。但是在有些家庭,随着亲子陪伴时间的增加,家长和孩子却进入到一种相爱相杀的尴尬境地,家庭大战一触即发……


场景一:

家长:“还不起来吃早饭!放假天天晚上不睡,早上不起,还有没有人样!”

孩子:“放假了还不让我轻松一下……”




场景二:

家长:“整天除了电脑就是手机,你眼睛都要瞎了!”

孩子:“烦不烦,整天唠叨个不停。”




场景三:

家长:“能不能看看书,你看看隔壁家的××,人家成绩那么好还懂得自律,放假了还天天在家学习。”

孩子:“那你找××当你儿子好了。”




家长、孩子为何相爱相杀


相信有不少家长都经历过上述场景吧。当暑假来临,孩子们都暂时告别学校,有了更多时间与父母相处时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问题也集中爆发。


平日里,家长上班,孩子上学,家人之间相处时间比较少,各自都很忙,即使有一些小矛盾,也都被忽视了。而暑假期间,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时间在一起,父母难免会对孩子管这管那,即使一些小矛盾暂时忍下来,日积月累之后也会形成大问题。


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暑假能够作息规律,坚持看书做作业,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。可是放假的孩子犹如脱缰的野马,根本不受约束。时间一长,家长自然看不过眼,要进行干预。而孩子也对罗嗦、专制的家长怨言很大。这样一来,亲子关系难免紧张。仔细观察这些矛盾,父母与孩子的冲突主要围绕学业、生活安排和家务产生。


面对这些情况,家长难免陷入误区:看似为了孩子的前途、健康着想,实际上却没有把孩子当作平等的对象,没有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,而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“控制”孩子


误区一:为了规范孩子的假期生活,家长盲目地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,无形中给孩子很大压力。


误区二: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,就直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,对孩子加以责骂。面对孩子的反驳,更是觉得孩子不听话,家长怒气更盛。


误区三:心疼孩子平时上学辛苦,假期放纵孩子沉迷于玩耍。

 

暑假本来应该是家人相聚,放松身心,增进感情的良好时机,但是亲子矛盾却造成了家庭的紧张气氛,家长的一些错误的解决方法又加剧了这一矛盾,这显然与所有家庭成员的预期相违背。

拒绝亲子矛盾有妙招儿

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开心愉快的暑假,小编在这里给你支几招。


一、制作一份暑期计划表。暑假里孩子脱离了学校的规范,生活不免脱离原定轨道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,家长和孩子应该一起制作一份详细的暑期计划表,便于规范孩子的假期生活。


首先这份假期计划表要十分详尽,每天应该在哪个时间段学习、哪个时间段休闲都应该具体规定,这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家长和孩子扯皮的情况。


这份计划表最重要的是需要双方沟通,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,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。双方都满意的计划表实行起来才有效率。




二、多安排一些亲子活动。暑假是加深亲子关系的佳期,家长应该多为孩子规划一些活动丰富假期生活,多与孩子沟通交流,而不是将孩子往各种补习班一扔就了事


孩子们平时在学校就是被学习所禁锢,在假期应有一个喘气的机会。古人也说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,时间不够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、美术馆等等。


即使只是做家务,也应该家长和子女共同参与。俗话说,言传不如身教,在这些共同活动中,家长可以用实际行动阐释自己的思想,使子女在无形中接受父母的忠告,增进亲子间感情,从而改善亲子关系。同时,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对于家长来说也是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,使他们暂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。


三、父母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。包尔生说:“教育孩子则是一种伟大的和困难的技艺,它首先需要控制自己的柔弱的本能冲动的能力。”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,父母往往把家当作避风港,在外面遇到挫折、不公,他们往往把种种不满情绪向家人、孩子宣泄。


因此,父母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,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这样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极端不理智的行为。




同时,父母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能对孩子产生乐观的熏染,使孩子形成健康心态。这样即使发生矛盾,家长和孩子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。这一点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有着特别的意义。


四、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。现在,孩子们的独立自我意识更加强烈,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意见和需求,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。


马克思曾经说过:“称职的家长,在孩子心目中除了应该具备有爸爸、妈妈的威信之外,同时还应该获得兼做他们的最可亲近的朋友的资格。”在亲子关系中,当孩子有了反对意见以后,例如当孩子抱怨家长管得太严,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对话,倾听孩子的心声,及时对教育方法进行反思改进,而不是觉得孩子不听话,对其进行暴力“镇压”。


五、家长要以身作则。假期中,家长在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做作业时,应该做到以身作则。如果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,而另一方面自己下班之后却沉迷于手机、ipad等各种电子设备,那孩子不免不服气。如果家长能够静下心来拿一本书和孩子一起学习,这示范效果一定比枯燥的说教好得多。



六、给孩子一份愿望清单。在暑假来临之前,询问孩子假期希望做些什么,以孩子的意愿为前提,家长加以引导,制作一份愿望清单。每周带孩子去实现一个小愿望,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假期中有所期盼,而且也会让孩子更易于遵守规则。比如,家长和孩子提前约定,如果看电视超时,就会缩减一个小愿望。这样,家长也可以更方便地规范孩子的假期生活。


说了这么多,希望这些小建议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!


微信编辑:闵璇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